近期,保密工作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存在将普通文件柜(铁皮柜)违规用于存储涉密文件、载体的现象。此行为已构成重大泄密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立即予以纠正。现将有关情况与要求通报如下:
一、 核心问题:概念混淆与实质不符
经核查,问题核心在于混淆了“文件柜”与“保密柜”的本质区别:
文件柜(铁皮柜): 属于普通办公家具,主要用于存放非涉密的日常办公文件、资料。其结构通常为薄钢板(厚度多在0.6-1.0mm)制成,锁具为普通机械锁或简易密码锁,防盗、防破坏性能极低,无法抵御专业撬盗工具的短暂攻击。
保密柜: 是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设计制造的专用安全设备。其核心特征包括:
高强度箱体: 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柜体钢板厚度通常≥8mm,门板更厚),具备极强的抗冲击、抗切割、抗钻能力。
高等级锁具: 配备经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检测认证的高安全等级锁具(如指纹锁及电子密码锁等),具备防技术开启、防暴力破坏功能。
整体结构: 门板与柜体结合部设有防撬结构(如多点锁闭、天地锁栓),门缝间隙极小,有效防止撬杠插入。
认证标识: 正规保密柜产品具有明确的保密认证标识(如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颁发的认证证书及标识)。
二、 风险隐患:贴“保密”标签不等于真保密
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为图省事或降低成本,仅在普通文件柜上张贴“保密”字样标识,便将其用于存放涉密文件、载体。这种做法存在严重风险:
物理防护形同虚设: 薄弱的柜体与简易锁具无法有效阻止非法入侵。窃密者使用普通工具(如螺丝刀、撬棍)即可在短时间内轻易破坏柜体或开启锁具,盗取内部涉密物品。
违反保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存储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普通文件柜存储涉密载体,属于明显的违规行为。
责任难以界定: 一旦因此发生泄密事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将因未按规定配备、使用符合标准的保密设备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 工作要求:立即排查,规范配置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立即开展全面排查: 各单位须立即对现有用于存储涉密文件、载体的所有柜体进行彻底排查。重点核查其是否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保密柜,是否具备有效认证标识。
坚决清理违规存储: 对确认为普通文件柜但用于存储涉密物品的,必须立即清空柜内所有涉密载体,并将其转移至符合标准的保密柜或保密室中妥善保管。
严格规范设备配备: 所有涉密文件、载体的存储,必须使用经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检测认证、符合相应密级防护要求的专用保密柜。严禁以任何理由使用普通文件柜替代保密柜存储涉密物品。
加强宣传教育: 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保密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文件柜与保密柜的本质区别及使用要求,杜绝概念混淆和侥幸心理。
落实管理责任: 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将涉密载体存储设备的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范围,发现问题严肃追责。
结语:
保密工作无小事,涉密载体存储安全是保密管理的“最后一道物理防线”。将普通文件柜当作保密柜使用,是对保密法规的漠视,是对国家秘密安全的极大威胁。各单位务必认清风险,摒弃错误做法,严格按照标准配备和使用保密设备,切实筑牢保密安全防线,杜绝因设备隐患导致的泄密事件发生。此项工作刻不容缓,务必抓实抓细,确保落实到位。
返回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