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对涉密会议的要求
作者:高保Huub
时间:2025-06-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对涉密会议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防止泄密事件发生。相关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军事规章。

涉密会议的管理要求

涉密会议是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

会前准备:

严格确定密级和知悉范围: 根据会议内容准确确定会议密级(绝密、机密、秘密)和参会人员范围。严禁无关人员参会。

严格审查参会人员: 对参会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保密教育,要求其签订保密承诺书。

选择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

应在具备保密条件的本单位会议室或经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场所召开。

绝密级会议应在具有高级别防护措施的专门会议室召开。

加强技术防护:

会场应配备手机屏蔽柜或使用手机信号干扰器(需依法批准使用)。

检查会场及周边环境,确保无窃听、窃照隐患。

禁止使用无线话筒、无线网络设备等。

控制文件印发: 严格控制会议文件、资料的印发范围和数量,标明密级和保密要求。会后需收回的文件应明确要求。

制定保密方案和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会议保密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会中管理:

严格会场管理: 实行凭证入场,验证参会人员身份。配备保密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禁止录音录像: 严禁任何未经批准的录音、录像、拍照行为(经批准的新闻单位报道也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禁止带入通讯工具: 要求参会人员将手机等具有录音、录像、拍照、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存放在会场外指定的保密柜中。

控制信息传播: 严禁在会议期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等任何方式谈论、传输会议涉密内容。

加强保密提醒: 会议主持人或保密工作人员应适时进行保密提醒。

会后管理:

清场检查: 会议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对会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涉密文件、资料、笔记本等遗留。

文件资料回收: 按规定需要收回的会议文件、资料,必须如数收回,并履行登记手续。

涉密载体管理: 允许参会人员带走的涉密文件资料,应明确其保密义务和管理要求。

会议记录管理: 会议记录应按规定标明密级,妥善保管。

保密总结: 对会议保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核心原则

最小化原则: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最小化,涉密载体的制作、传递、使用范围最小化。

全程管控原则: 对涉密载体和涉密会议进行从产生、传递、使用、保存到销毁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分级保护原则: 根据国家秘密的密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密级越高,保护措施越严格。

技管结合原则: 综合运用技术防护手段(物理隔离、电磁屏蔽、密码保护等)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责任追究原则: 对违反保密规定,造成国家秘密泄露的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重要提示:

以上是普遍性要求的概括,国防部内部可能有更具体、更严格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所有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包括军人、文职人员、聘用人员等)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国防部的各项保密规定,接受保密教育,履行保密义务。

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最新要求,应以国防部正式下发的保密规章制度和文件为准。

        总之,国防部对涉密会议的管理极其严格,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以确保国家军事秘密万无一失。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处。

 




返回上一页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