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强化涉密载体全链条管理
作者:高保Huub
时间:2025-06-24

        为保障国家交通命脉安全,交通运输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2025年新施行的《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定》,日前出台涉密载体专项管理要求,构建覆盖制作、传递、使用的全链条管控体系。

一、全流程刚性管控

源头制作双监管
涉密载体须在保密室或国家认证的定点单位制作,严禁外包无资质企业。交通工程图纸、港口航道数据等强制标注密级、保密期限及唯一编号,制作废件现场监销。

传递执行"三专"制度

专渠道:绝密级载体通过机要交通"二人护送";跨境传输仅限外交信使渠道;

专设备:使用防拆封保密箱、屏蔽运输车辆;

专备案:国际物流中涉密配件单独申报,禁止混装普通货物。

 

销毁技术强制达标
载体销毁须经清点审批后移交保密部门:

纸质文件化浆焚毁;

电子存储介质物理粉碎至粒径≤5mm;

智能交通设备存储芯片专业消磁。

二、交通领域特殊场景管控

风险场景

管理要求

跨境物流

禁止托运涉密载体;外交信使传递文件须单独铅封

港口航道作业

涉密水文数据载体存港区保密柜,外出作业需双人携带防泄密箱

重大工程建设

施工图纸按绝密级管理,现场设移动屏蔽舱,离场即时回收

智能网联系统

禁用境外车联网平台传输数据,测试数据存储设备拆除无线模块

三、压实三级责任机制

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运输管理局局长为第一责任人。

人员管理:涉密岗位全员背景审查,签订保密承诺书;离岗执行1-3年脱密期。

动态定密:建立"交通秘密动态清单",重大工程图纸、边防航道数据等实时更新密级。

四、强化技术防护督查

即日起开展三大专项行动:

载体清零行动30日内完成涉密载体清查建档;

设备排险行动:检测港口起重机、物流扫描仪等设备的电磁泄漏风险;

跨境督查行动:在重点口岸增设保密监察岗,严查夹带涉密载体出境行为。
违规追责:私自扫描涉密图纸、互联网传输港口数据等行为,一律移送司法机关。




执行要求
        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省级交通运输厅须于7月25日前报送实施方案。
监督举报:开通保密监督专线12339,实名举报查实奖励5万元。

编发单位:交通运输部保密委员会
政策依据:《保守国家秘密法》《交通运输行业保密管理实施细则》《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定》(2025年)

 




返回上一页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