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密载体防护领域,防磁柜作为核心防护装备,其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国家秘密安全。近期市场监测发现,部分供应商刻意利用“重量等同于防护等级”的认知误区实施技术欺诈。
一、重量参数的法定界限
依据《GB/T 25471-2010 电磁屏蔽柜通用技术规范》第5.3.2条,合规防磁柜质量密度必须控制在300±10kg/m³范围。此标准经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验证,科学反映坡莫合金(80Ni-20Fe)等核心屏蔽材料的物理特性。凡密度超过320kg/m³的柜体,均存在技术异常嫌疑。
二、超重产品的技术欺诈实质
实验室破拆检测证实,超重现象本质是系统性技术欺诈:
屏蔽层厚度违规缩减至0.3-0.4mm,低于标准值20%以上
采用普通冷轧钢替代高导磁合金,磁导率衰减超90%
柜体空腔灌注混凝土等无效配重物,最高占比达总质量35%
三、强制检测规程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以下检测流程:
使用计量认证的TES-1394型三维磁强计
以20cm间距检测柜体表面,重点监测门缝、线孔等关键部位
检测前30分钟内完成环境本底磁场校准(基准值0.05mT)
表面任何测点磁场强度超过0.05mT立即判定不合格
四、责任追究机制
采购合同必须将磁屏蔽效能(SE≥70dB)列为首要技术指标
验收发现密度超标产品,依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45条追究供应商刑责
现役超重柜体限30日内完成屏蔽效能复测,不合格产品即刻销毁
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警示:当表面磁场强度>0.08mT时,柜内50cm处磁场畸变达3.2μT,足以造成磁介质数据篡改。某单位超重柜体内置涉密硬盘已出现数据异常,相关责任人已移交司法机关。
自即日起,凡因盲目采信重量参数导致失泄密,一律以玩忽职守罪论处。破除重量迷信,坚持以实测数据为安全判据,是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铁律。
返回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