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密制度核心要点
作者:高保Huub
时间:2025-07-31


 一、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年修订)为核心,配套《保密法实施条例》《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形成完整体系。

 

 二、国家秘密界定与密级  

1. 定义: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泄露可能造成危害的事项(如国防、外交、科技)。  

2. 密级分级:  

  • 绝密:最严重损害(如核心军事情报);  

  • 机密:严重损害(如重大外交谈判);  

  • 秘密:一般损害(如未公开经济数据)。

 

 三、保密管理措施  

1. 定密与解密:法定机关依法确定密级及期限,动态调整。  

2. 涉密人员:需政审、签保密协议,离职后仍有义务。  

3. 技术防护:涉密系统物理隔离、加密通信、定期安检。  

4. 载体管控:文件、存储设备标记密级,专人保管,销毁需审批。

 

 四、公民与组织义务  

1. 普遍义务:禁止非法获取、持有、传播国家秘密。  

2. 特殊群体:公职人员、科研人员须接受专项培训。  

3. 举报途径:可向国家保密局、公安机关举报泄密隐患。

 

 五、法律责任  

1. 刑事处罚:故意或过失泄密可触犯《刑法》第111条,最高无期徒刑。  

2. 行政处罚:单位罚款/停业;个人警告/开除/禁业。

 

 六、公众注意事项  

1. 日常警惕:不转发涉军照片、政府未公开文件;防境外人员套密。  

2. 学习渠道:登录中国保密在线官网(国家保密局主办)获取普法资源。






返回上一页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