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的概念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定密,是指机关、单位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活动。
定密包括原始定密和派生定密两种类型。原始定密,是指机关、单位在定密权限内,对依据保密事项范围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的活动。派生定密,是指机关、单位对执行或者办理已定密事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的活动。
定密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机关、单位定密应当坚持最小化、精准化原则,做到权责明确、依据充分、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 应当履行什么程序?
确定国家秘密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有条件的可以标注密点),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作出书面记录,注明承办人、定密责任人和定密依据。
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按照国家秘密确定程序进行并作出书面记录。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后,原定密机关、单位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以上程序正式公布的除外。
哪些机关、单位具有定密权?有什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级机关及其授权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特殊情况下无法按照上述规定授权定密的,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授予机关、单位定密权限。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典型案例
有关部门检查发现,互联网上有某市委组织部编发的文件汇编,其中含多份涉密文件,涉嫌泄密。经查,该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刘某对近年来有关业务工作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多份标注“秘密★10年”的文件已过10年保密期限,认为已自行解密,便全部按非涉密文件进行了汇编,并将电子文档交由信息中心上传部机关门户网站,供有关单位学习参考。实际上,这些涉密文件中有2份因执行工作需要,延长了保密期限,但有关承办人员未履行变更程序。事件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员均受到相应处分。
转载自:浙江保密微信公众号
返回上一页 |